一家支線航空公司,一架支線飛機,一個支線機場。8月24日的伊春空難,將公眾的懷疑的目光引向了支線航空。
但在中國民航學院教授李曉津看來,雖然,在短期內,此次空難將對支線航空有一定的沖擊,但長久來看,應該不會影響該市場的發(fā)展。
所謂支線航空,一般指的是在二三線城市之間穿梭的航班,一般采用100座以下的小型客機執(zhí)飛。目前在中國,支線飛機的規(guī)模占總機隊不到10%,而在歐洲平均為36%,在美國達到了43%。
李曉津表示,支線航空的發(fā)展,是一個長久持續(xù)的增長過程,并且,國家對中小機場和支線航空公司的支持力度并不會減弱。
2008年下半年,新一輪航空基礎建設投入中,國家計劃的5000億元投資中,對中小機場的建設項目審批迅猛增加,計劃近兩年開工建設的支線機場多達60個,也加速了支線航空線路的開發(fā)。李曉津認為,得益于新一輪的航空基礎建設投入,近期支線航空迅速增長。
此次空難的發(fā)生,在多大程度上與支線航空市場的快速擴張相關?
從客觀上來看,這次空難的出現(xiàn),有三個不可忽視的因素。李曉津說,其一,就是從上次包頭空難到現(xiàn)在,已時隔6年,從民航歷史來看,這種的空難頻率在全球已經算很低了。其二,2010年以來,極端氣候和極端天氣頻繁發(fā)生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航空飛行的安全隱患。其三,近兩年,航空運力增長迅速,最新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是,今年的航空客運周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%,這種爆發(fā)式的增長必然也增加了運營風險,一旦管理和風險控制稍有疏忽,都會增加空難的幾率。李曉津說。
2010年以來,由于運量增加,加上極端天氣頻繁,航空延誤事件頻繁出現(xiàn),導致旅客們投訴和抱怨增多,但李曉津認為,事實上,航空延誤在一定程度上是為航運安全加強保障,畢竟生命比時間要珍貴很多。
李曉津特別指出,一直以來,如果航空公司處于重大重組過程中,出現(xiàn)空難的幾率往往偏高。2004年的包頭空難,正是出現(xiàn)在東方航空與云南航空的重組之后,而此次空難發(fā)生時,國航對河南航空大股東深航的重組正在推進。此此空難,在一定程度上,也重新驗證了業(yè)界的擔憂。
因此,李曉津建議,航空公司的運營是一個關系民生的高風險行業(yè),企業(yè)穩(wěn)定的經營和管理環(huán)境有利于保障航運安全,目前中國民航業(yè)的大重組除了國航與深航,東航與上航的重組也在進行中,海航集團的內部重組也未完成,因此,各航空公司在重組進行中,要著力加強航空安全問題。
本文鏈接地址:
http://www.honeybunnymusic.com/news/show-544.html